一個成功的環境設計,不但要滿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時還應滿足人的心理要求。對于前者,設計師們可以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所提供的精確數據和手段來實現。而對于后者,則需要設計師通過發掘存在于人們內心深處的理想環境模式,并使設計與這一心理模式和諧來實現。
如何實現人們對理想型生態環境的需求呢?理想住區的外部環境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通風好、光照充足、良好的外圍交通環境;
二、是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土肥物茂;
三、是遠離工礦區、放射性物質等污染源。
環境設計上主要從下列幾個方面考慮:
1、地勢和建筑的朝向考慮。
地勢低平的馬蹄形凹地有利于采光。充足的采光有益人的健康。結合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實際,建筑的朝向應大多為坐北朝南,門窗都朝南開。這樣能保證夏天南來的愜意涼風吹進屋內,而冬季北來的寒風能被北墻阻擋,以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
2、植物選擇。
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體,以喬、灌、地被、花草群落模式布置。住宅外圍盡量以大規格的樹木種植成帶狀,既與外界形成植物屏障,又能阻擋來風。但植物種植要充分考
慮低層采光、通氣和雷擊等因素。
3、建設內部的水循環系統。
以節約為原則,主要采用挖池筑坡、收集雨水等方法,盡量借用外部自然水資源,減少自來水的利用。
風水理論在居住區室外環境景觀營造中的具體應用:
1、選址
2、道路設計
在居住區內劃分各個小區或獨立街坊的道路系統之間,要求道路相互順通,比便相互錯位或出現盡端式的“斷頭路”,從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點,應避免產生正對道路的建筑接受路沖。
道路無意義的彎曲不利于工程管線設施的排放,但是道路太直,會造成司機提速,容易引發事故,因此,道路要避免無意義的彎曲,也不能太過平直。小區的道路最好有點彎度,但道路彎曲容易產生“反弓路”、環腰路。
反弓路就像退氣一樣,而環腰路側如同進氣,所以設計中盡可能要避免反弓路,最好要環腰。道路平面設計應以曲線為主,但續彎不宜過多,曲線部分也不能完全相等,應該依照路旁的建筑物,水系,山坡,景觀,大門等曲直得當。
相交叉的居住區道路,應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僅不利于工程管線設置,妨礙交通車輛的良好通行(銳角轉彎半徑縮小,交通視距不足),而且會造成風水上的剪刀煞地段。風水民諺有“路剪房,見傷亡”的諺語。這種地段不太適宜布置建筑,只適合綠化和設置園林小品,標志性設施等。
3、種植設計
住宅小區植物的生態功能、藝術審美和風水規劃的協調,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規劃:
1.種植有益的樹木。如桑樹、桐樹對肝臟有益,茶花對心臟有益,梅花對腎氣弱者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臘梅、葡萄等也具得天地好氣。最好不要選擇帶毒、帶刺的植物。
2.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植物的選擇上以鄉土植物為主,提高植物在環境中的藝術裝飾效果。
3.采用結構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布局。通過對實地調查,找出配置結構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將之運用到植物配置設計中
4、地形設計
根據住宅風水學理論,地形地勢的選擇也有著相當重要作用。建筑基地宜前低后高、坡度緩降。
5、水系設計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水景觀則可使居民心情愉悅。
以上就是風水學理論在住宅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的主要內容。
講究風水宜忌是中國社會廣大民眾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商為了尋求新的賣點,對住區融入風水的理念并進行了宣傳推廣,提高住區的品位,因此對景觀設計師來說,有必要了解風水的真正內涵,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它,并結合時代的要求,更好地研究它,賦予當今時代的內涵,將風水科學地運用到構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住宅環境中。
【注】:本文內容引自鼎世設計集團旗下上海鼎視環境設計有限公司內部培訓課堂,如有引用,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