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歌劇院、武漢中心、中國尊、平安金融中心、上海迪士尼………這些“高富帥”的項目在設計建造過程中都運用了這項技術。而就在前不久,清華大學也發布了“基于BIM的工程項目4D施工動態管理系統”最新技術成果。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是BIM?它又有什么迷人之處?
Question1:BIM是什么?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縮寫,代表的是建筑信息模型。
作為信息集成技術,BIM可以使建設項目的所有參與方,在項目從概念生產到完全拆除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的信息都能夠在模型中維護與更新,從根本上實現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以及減少錯誤和降低風險的目標。
Question2:BIM是新型技術嗎?BIM到底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BIM的常規服務包括了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維階段等全生命周期的建模、碰撞、管綜、分析、模擬、成本測算、施工指導、運維管理等各個方面應用。雖然有著近10年的發展,但長期以來BIM并未真正落地實施,很多時候僅被作為一個設計效果展示輔助性技術,說白了就是忽悠人的噱頭,浪費了BIM一身功力,用個接地氣的比喻就是“殺雞用牛刀”。
Question3:鼎世的BIM服務有什么不同?
市場上現有的BIM服務主要是聚焦在前期的技術層面,而鼎世的BIM業務可不是“噱頭”,是真正將BIM運用到購物中心和商業地產項目全程設計中。依托鼎世設計自身深耕商業地產領域的技術沉淀優勢將BIM技術與設計相互結合,形成了具有實戰競爭力的BIM服務!在設計優化、標準化設計、BIM運維管理上研發了一系列專業技術應用,并定期對設計人員進行BIM知識培訓,做到了技術與理論的良好結合。
BIM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貫穿建筑從概念產生到拆除的整個過程,設計、工程、運營維護等不同階段的信息都可以在其中進行維護與更新。這次小鼎先舉一個在設計階段的運用案例,更多精彩請保持關注,期待后續分解。
鼎世BIM運用案例展示
項目名稱:朗悅公園道1號商業一期裙房商業空間設計
服務內容: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商業空間設計、BIM設計
執行過程:
從前期深化設計藍圖碰撞預測,到施工過程的技術把關、質量和工期控制,以及竣工的后期運營管理,都運用BIM技術完全體現出來,這不僅方便設計團隊進行良好的溝通,討論和決策,也讓BIM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發揮其所在價值。
項目概況
● 項目地址:鄭州高新區迎春街以北、雪松路以西U-24-06地塊
● 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其中商業10萬平方米、塔樓(公寓、住宅)22萬平方米、地下車庫15萬平方米
工程難點
● 管理要求:項目體量大,參與方眾多,協調難度大;
● 周期要求:項目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精細,工期緊;
● 協同要求:多專業協調難度大,設計施工全過程要求一體化;
● 成本要求:建設項目總成本要求精細化控制,對造價嚴格控制。
BIM應用目標
● 建立多專業協同工作模式,解決設計中錯漏碰撞的問題;
● 利用BIM模型進行方案的優化和設計的深化,解決商業空間凈高控制問題;
● 初步建立設計模型架構,達到精確施工的目標 。
BIM應用范圍
● BIM模型標準建立(建筑、結構、機電、室內)
● 收資記錄梳理
● 設計信息梳理
● 設計問題校核
● 空間分析
● 凈高分析
● 工程材料統計算量
● 室內空間效果模擬
● 內裝節點做法可視化表達
● 管線安裝工序模擬
設計階段BIM應用
● 設計問題校核
對各專業構件協調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了優化、解決各專業交界面協同問題。
● 空間凈高分析
通過三維可視化分析關鍵部位凈空情況優化管線排布,滿足內裝專業凈高要求。
優化效果對比展示
● 工程材料統計輔助算量
快速統計幫助設計進行造價控制成本核算
● 節點做法可視化表達
節點做法通過模型表達快速幫助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員理解設計意圖
● 空間模擬分析
BIM應用價值體現
● 多專業溝通協作
解決復雜商業綜合體設計中涉及到多專業的信息溝通問題,BIM平臺有效了提高項目參與方溝通協調效率;
● 商業價值放大
BIM三維協調有效的預見了商業建筑中綜合設備管網的重疊、打架問題,從而保證購物中心凈高要求更好的實現;
● 商業場景還原
立體還原了圖紙的三維效果,有效預判了購物中心后期施工現場各個部位的收口問題;
● 精細成本控制
通過BIM模型完全模擬商業建筑材料面積、數量等信息,達到精確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 可持續的商業運營
BIM信息數據完整延續到購物中心工程交付后的運營階段,在租戶調整、物業升級等方面給運營方帶來極大的便利。
模擬效果圖
BIM技術的出現為復雜的項目協同設計提供了可能,朗悅公園道一號項目的BIM應用是一次技術創新與實踐。也是鼎世集團開展BIM業務以來的一次深入探究。為了達到BIM實施的價值最大化,前期的設計資料梳理、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制定BIM建模標準與流程也是至關重要的。未來,我們也會在BIM技術上加強對人員的專業培訓,實現設計與BIM的有效協作。